News center
新闻中心
承载民族工业希望 彰显中国动力风采
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企业,展示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实力与风采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

人民日报:山东国企改革消顽疾

来源:人民日报

浏览量:

发布时间:2016-08-11

国企改革,既是老话题,也是新挑战。过去数十年,几次三番,老毛病刚消除,新问题又冒出。如今经济步入新常态,国企改革难度更甚。如山的压力,能否成为改革的动力?

山东省委省政府作出肯定回答。改革是利益的调整,难免有阵痛,但痛彻骨髓的“短痛”好于求稳怕乱的“长痛”。下定决心早起步、快进展,对省属国有企业实施20类70项“大手术”,力求“脱胎换骨”消“顽症”,避免改革“悬浮”。

破解体制弊端

完善顶层设计

一堆煤炭,买进时价格正逢高点,不久便遇价格滑坡。照市场规律,应尽快脱手。可放在国企,偏偏有这样的怪事:领导换了几茬,谁也不敢动,只能眼看着越放越贱。原因是:不处置,账上永远有这笔资产;处置了,资产势必缩水,这个责任谁敢担?

“过去是用管机关的办法管理国有企业,管得太死,企业离市场很远。”山东省副省长王书坚分管国企改革,熟谙国企体制的弊端,“决策效率低,责任不明确,机制僵化,能上不能下,能进不能出。”

“2012年10月是个拐点,煤炭价格一路下滑,各种弊端集中暴露出来,改革也因此显得更加必要、更为迫切。”山东省国资委主任张新文坦言,“山东国有企业的资源指向性较重,新一轮经济波动带来的冲击异常猛烈。”

以山东省属国有企业布局结构为例,70%以上的资产分布在煤炭、钢铁、机械制造、化工等传统产业,且多处于价值链的低端。诸如现代企业制度不健全、近亲繁殖等问题,在国有企业中普遍存在。

众多“僵尸”企业是矛盾的焦点:连年亏损,扭亏无望,资不抵债,长期占用大量人力、资金、土地等,导致有限的资源无法向更高效率的企业、产业流动。2015年,山东省管企业实现利润172亿元,其中盈利企业的盈利额556亿元,但亏损企业的亏损额达到379亿元,相当于2/3的利润被“吃掉”。

国企改革,山东省委省政府矢志不渝,但如何改,必须把握好分寸。改得浅了,蜻蜓点水、浮光掠影,只能“消消炎”;改得深了,伤筋动骨、阻力极大,如同自我“革命”。

“国企改革成功与否,关键在于能不能适应市场和社会。”山东省省长郭树清说,“从管理企业的方式,到企业内部运营的方式,都要符合股东、客户、员工、供应商和债权人的基本权益,能兼顾社会各方面的合理诉求。”

去年以来,山东省委省政府就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国资国企改革工作30多次,党政主要领导对国资国企改革批示50多次。山东新一轮国企改革的制度框架,在此过程中渐趋成型。

山东省国资委分两批下放了27项审批核准备案事项,将企业年度投资计划、对外担保等重大事项决定权授予董事会。2015年,山东省管企业请示省国资委办理的事项同比减少40.7%,省国资委对企业的批复性文件同比减少50%。

遵循问题导向

确保对症下药

搁在半年多以前,相开进还是个厅级领导干部,手里端着“铁饭碗”。如今虽职务没变,仍是鲁信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,但身份却是“合同工”。作为董事会聘请的职业经理人,如果业绩上不去,他随时可能丢饭碗。

在山东省管企业中,被摘掉“官帽”的,远不止相开进一人。23户企业推行契约化管理,占全部省管企业77%,涉及的53名高管人员,有49人选择契约化身份。他们一般不在董事会、党委常委会担任职务,选聘、考核、薪酬分配权均由董事会行使。

“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建立,是国企改革过程中最根本的改革。”张新文毫不讳言,国有企业之所以不像企业,关键在于人不能流动、不能进出。“干得不好,顶多撤销职务,或者换个地方。”

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。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,就理顺董事委派、选派体制,在经理层全面推行契约化管理,建立外部董事、监事和职业经理人人才库。企业国有资产监督机制不健全,就加强企业财务监管和审计监督,推进企业重大信息公开,构建防止利益冲突机制。

国资委“一股独大”的局面,在山东被彻底打破。从2015年3月起,18户省管企业30%的国有资本,分两批被划转至省社保基金理事会,涉及资本金180.65亿元,对应的权益资产600多亿元。这一“吃螃蟹”的举动,让山东省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,鼓掌、叫好的声音不少,担心、质疑的也很多。

“现在看,支持的声音占了主流。”张新文表示,山东国企改革,核心是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治理制度,完善董事会、监事会等结构,赋予企业安博在线客服的自主权。“省国资委和社保基金理事会分别作为出资人,对省管国有资本进行管理,在省属一级企业形成了股权多元化的局面,这也是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基础性工作之一。”

下指标、定任务、拉单子等行政化手段,被坚决摒弃。尤其是在“僵尸”企业的处置过程中,山东不搞“一刀切”,培育整合盘活一批,资本运营做实一批,关闭破产退出一批,最大限度提升国有资产处置效率和效益。

山东省国资委党委副书记时民表示,因企制宜,首要原则是不搞“一刀切”,而是坚持“一企一策”分类处置。“‘一刀切’的办法看似有标准,执行起来容易,但在现实中根本行不通。每个企业的情况不同,每笔贷款的期限、抵押物也不同,如果统一标准,就不是按照市场化原则,各方利益也无法平衡。”

妥善安置职工

体现人文关怀

国企改革难,“僵尸企业”处置更难,职工分流安置,更是难上加难。对此,山东省委、省政府态度明确,“不把职工问题解决好,国企改革就算不上成功。”张新文引用清人胡林翼的“用霹雳手段,显菩萨心肠”,表明改革的决心和稳定的重要。

赵军原是山东能源集团宣传部副部长,被派到肥矿集团担任党委常委、工会主席后,经历了不小的落差:抛家别舍不说,上任3个月,没领过一分钱。“不光是我,肥矿集团领导班子都这样,职工工资发到哪个月,班子成员的薪酬就领到哪个月。”

原来,肥矿集团历史包袱沉重、资不抵债,已拖欠员工工资10个月以上。

刚上任时,赵军愁得一连几天睡不好觉,担心职工堵大门。然而,让他意外的是,3个月来,几乎没见过上访者,“这都归功于集团科学合理、充满人情味的职工安置方案。”

这个方案,由省政府做出部署,省国资委和山东能源集团牵头,以肥矿为主制定,十三易其稿。方案提出了内部退养、解除劳动合同并支付补偿金、正常经营安置、移交办社会人员等9条安置渠道。职工安置总费用约25亿元,由财政补助和贴息贷款解决。

5月30日,肥矿集团召开职工代表大会,157名职工代表全票通过这个方案。

“关键在会前,核心是民意。”肥矿集团工会副主席牛宪民说,方案征求意见,做到了“宣传教育到位,征集意见、解疑释惑到位,分析研判到位”。白庄矿一线采掘工安树河动情地说:“几个月前连想都不敢想的事,现在成了现实。连劳务输入人员也享受到了安置政策,考虑得太周到了。”

在山东国投公司党委常委卢连兴看来,妥善安置职工是改革的重点。“政策类别化、去留自愿化、方案人性化,是处置的原则。不搞一刀切,算清明白账,走有走的政策,留有留的待遇。国投公司分流安置三四千人,没有一个人上访。”

淄矿集团新升实业埠村煤矿有个“全员沟通对话会”,7年搞了50多场次,参与人数数万人次。“交流顺畅了,信息透明了,问题好解决了,形成了尊重职工、相信职工、依靠职工的良好改革氛围,有效保证了转型发展。”新升实业公司董事长李树新说,在这个过程中,一直保持“我们始终跟职工在一起”的姿态。“要求职工做到的,干部先做到,改革,不能只改职工不改干部。”

重塑制度优势

奠定转型基础

“我到北京开会,常有央企负责人向我了解山东国企改革的做法,说明山东国企改革在一些方面走在全国前列。”王书坚说。

埠村煤矿就是见证者。这个矿已开采57年,连续亏损11年,但没有简单地矿关人散,把包袱一甩了之,而是不等不靠、主动作为、有序转型,终于逆势盈利。李树新的体会是:“从变革体制机制入手,重塑制度优势,探索混合所有制,解决企业转型体制单一、治理失范的问题;推行国有企业市场化经营机制,解决经营者活力不强、动力不足的问题;坚持产业运营与资产运作相结合,解决产业转型速度慢、起点低的问题,顺应发展规律,奠定转型基础。”

“但是,我心里很明白,国企改革远没完成,要走的路还很长,要做的事还很多。”王书坚说。在他看来,国企改革的着力点在于3个方面:国有体制、民营机制和有效激励。既要坚持搞好国有企业不动摇,又要破除掉以前那些尾大不掉的“国企病”。

主持设计国企改革“路线图”的张新文说,之所以出现这么多僵尸企业,根本上还是与我们的观念和机制有关。“一些干部不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,把行政习气、裙带关系带到企业,带坏了风气,搞坏了经营。”

“僵尸企业”处置过程中面临的一些难题,亟待破解。

首先是来自银行金融系统的难题。张新文说,目前的做法是,企业可以破产,银行作为债权人却不可以有损失,这不公平,也不合理。按照市场经济规律,债权人、债务人是平等的,有了风险和损失,银行也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。应该发展混合所有制及股权、债权、风险投资等多种融资方式,改变由银行主导、间接融资一家独大的金融模式。

其次是法院。依法破产是处置“僵尸企业”的重要途径,但由于各级法院受理标准不一,部分法院出于社会稳定考虑,加上费时费力,不愿受理破产案件,积极性不高,导致立案难度加大。

还有,国企要破产,过去的“欠账”要交,相当于人之将死,还要逼其拿出买骨灰盒的钱,直接导致了“死不起”现象。企业的社会职能,比如学校、医院,以及供水、供暖、供电、物业等移交地方,地方接收起来往往不积极,推动起来很慢、很难。

用张新文的话说,现在正是国企改革转型的“窗口期”。“处置好‘僵尸企业’,是打基础、利长远的好事,是个不得不过的坎儿。”一定要抓住这个重要机遇期,加大政府协调力度,促进改革顺利向前推进。

本文摘自:《人民日报》

TOP